HISTORY熊本城是由城堡建造大師加藤清正建造的。
熊本城是慶長12年(1607年)在現在的熊本縣熊本市中央區的茶臼山丘陵上建造的一座平坦的城堡。它是由著名的城堡建造者加藤清正建造的。雖然在2016年的熊本地震中遭受了重大損壞,但天守閣的修復工作終於在2021年完成,將恢復到原來的樣子。讓我們揭開熊本城的歷史。
- 熊本城建成前
- 據說,室町時代(1469年~1487年)擔任肥後國守護者的菊池氏族成員出田秀信在熊本城的遺址上建造了一座名為千葉城的城堡。被舉報。
16 世紀,隨著出田氏勢力的衰落,菊池氏和大友氏的藩臣鹿小木近中在應永和共六年間(1521-1531 年)在千葉城建立了莊園。建在網站上。之後,菊池義武等人遷往熊本城。 - 熊本城建造
- 1587 年豐臣秀吉平定九州時,熊本城是島津氏盟友城氏家族的所在地。城家順從地將城交給了豐臣秀吉,作為回報,被賜予肥後國的佐佐成政也進入了城。佐佐重政違抗豐臣秀吉的命令,強行進行土地測量,引起肥後民眾的反抗,熊本城也遭到猛烈的攻擊。然而,由於城堡背後的人金博·烏吉巴里(Jimbo Ujibari)的努力,城堡才免於倒塌。笹重正負責起義,被迫切腹,肥後北半部19.5萬石被賜予加藤清正。
1591年,進入肥後國的加藤清正開始在茶臼山建造熊本城。天守閣於1600年完工,有記載稱1606年為慶祝城堡竣工,將地名從「熊本」改為「熊本」。此外,1615 年,本丸禦殿開始興建,並設有一條橫跨主圍牆的走道。加藤清正與藤堂高虎一起被稱為“城堡建造大師”,有一種理論認為,這個名字來自於他在建造熊本城時建造的石牆的輝煌。熊本城的石牆建造得越往上坡越陡,即使是忍者也很難攀爬,因此也被稱為「扇坡」或「武者坡」。
明治時代,熊本城的大部分建築都被拆除,只留下了這面石牆。雖然在2016年發生的熊本地震中遭到損壞,但目前正在由工匠之手進行修復。熊本城以籠子的概念建造,城內有許多水井,護城河中種植著蓮藕。還有一種說法是,城主加藤清正種植的銀杏樹是為了在攻城期間作為食物而種植的,但這一說法現已被否認,因為它們是雄性銀杏樹,不不開花結果。馬蘇。熊本城的另一個名字是銀杏城,源自於加藤清正種植的這棵銀杏樹。 - 建成後的熊本城
- 加藤清正成為肥後的領主,但他的兒子加藤忠宏失去了控制權。繼承他統治肥後的人是豐前小倉城的城主細川忠俊。相傳細川忠俊在城牆南側隔著坪井川建造了名為「花端屋敷」的住宅,此後成為諸侯們的居住地。加藤清正過世後,由於藩屬財政危機和家族動亂,熊本城一直沒有修復,除了主天守閣周圍以外,熊本城幾乎處於未開發狀態。細川忠俊向江戶幕府提議修復熊本城,擴建主天守閣並完善第二天守閣。此外,細川家也繼續開發三之丸和坪川地區,作為高級諸侯和中級諸侯的住宅地,最終在天保時代(即明治時代不到三十年)完成了城堡的建設。熊本城是江戶時代不斷修建的城堡。
- 明治時代後的熊本城
- 明治時期,實學黨在熊本掌權,政府要求將熊本城作為上世紀遺跡拆除。但由於域主與前域主之間存在分歧,拆除工作當天,工程停止,現場向公眾開放。此外,與全國各地的城堡一樣,自明治初期以來,熊本城內就建造了訓練學校和醫療設施等軍事設施。 1876年發生坎普倫叛亂時,起義武士襲擊了城堡的指揮官種田正明,並佔領了城堡的砲兵營,但一日就被鎮壓。
1877年爆發的西南戰爭期間,熊本城成為明治政府的重要基地和西鄉軍的重要戰略目標。西南之亂期間,大天守閣、小天守閣、主城樓、主城東三層樓、望月樓、小殿樓等許多建築物被毀。然而,新政府軍最終以4000名士兵圍攻自己,頂住了西鄉隆森率領的1400人起義軍的猛攻。尤其是加藤清正所建立的「武者外士」據說非常有效,以至於西鄉軍中沒有人能夠進入這裡。這時,有一個著名的理論,西鄉隆森說:“我不是輸給了明治政府的軍隊,而是輸給了加藤清正。”
1933年,熊本城的現存建築被指定為舊國寶。其中包括宇藤矢倉和關本矢倉。
熊本城建築在 1945 年熊本大空襲中倖存下來,戰爭結束了。
1955年,熊本城跡被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蹟。
1960年,在熊本全國運動會暨建城350週年之際,熊本市向公眾募捐,耗資1.8億日元修復外觀,重建了大大小小的天守閣、平地砲塔、城牆等都被重建。天守閣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內部用作熊本市博物館的分館,展示歷史資料。
2006年被選為日本百選城堡之一。
2016年的熊本地震對石牆、長堀、大大小小的天守閣等許多建築物造成了破壞。
長堀與天守閣的修復工程將於 2021 年曆時五年完成。這時,天守閣內部安裝了電梯,使用起來更加方便。